数据赋能,智慧优化——吴绫实验小学信息组开展“一课三磨”活动之“一磨”
日期:2025-04-02 16:11:29  浏览量:9

4月2日,我校四年级(6)班的信息技术课堂上,同学们在曹老师的带领下,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“数据分析之旅”。本节课以苏科版第五单元《数据的分析》为核心,结合学校社团活动的真实场景,引导学生通过数据发现问题、分析问题并提出优化建议,充分展现了信息技术与生活实践的紧密联系。  

一、从现实到数据:问题导入激发兴趣

课堂伊始,老师以“如何用数据优化学校社团活动”为切入点,引发同学们思考。通过展示社团人数、满意度等真实数据,同学们迅速意识到数据分析的重要性。老师提问:“如何快速找出最受欢迎的社团?”这一问题点燃了同学们的探究热情,大家纷纷投入到“快速求和”“分类汇总”等实践活动中。  

二、从操作到思维:挑战任务提升能力  

在“快速求和”环节,同学们学习了使用SUM函数高效统计社团人数,并通过对比手动计算与公式计算的差异,体会到信息技术的便捷性。随后,在“分类汇总”任务中,大家按照“社团名称”和“满意度”进行排序与汇总,逐步掌握了数据筛选与分类的技巧。老师强调:“数据背后隐藏着信息与价值,我们要学会挖掘它们。”  

最精彩的环节莫过于“求中位数”的探究。同学们通过对比平均数与中位数的差异,理解了为何在分析“社团活动时长”时,中位数能更合理地反映真实情况。一位同学分享道:“原来极端值会影响平均数,而中位数更能代表大多数同学的情况!”  

三、从分析到建议:成果发布展现智慧

课堂尾声,同学们化身“小小数据分析师”,结合分析结果撰写《社团方案优化建议书》。有人发现“创意拼搭社团参与人数最多”,建议增加活动资源;还有人根据满意度数据,提出“优化活动形式”的设想。老师总结道:“数据分析不仅能帮助决策,还能培养我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”  

四、延伸生活:数据可视化展望未来

课程在“数据可视化”的展望中结束。老师鼓励同学们将课堂所学应用于生活,例如分析家庭开支、运动记录等,真正实现“从课堂到生活”的跨越。同学们意犹未尽,纷纷表示要争做“优秀数据分析师”。  

这节生动有趣的信息技术课,不仅让同学们掌握了数据分析的基本技能,更让他们体会到数据的力量。未来,我校将继续深化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,助力学生成长为数字化时代的智慧少年!  


一磨图片1.jp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