凝心聚力抓质量 深耕教研共前行 ——吴绫实验小学2023-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​
日期:2024-02-23 16:38:24  浏览量:34

凝心聚力抓质量  深耕教研共前行

——吴绫实验小学2023-2024学年度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

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以问题为导向,以打造高效课堂为目标,深入开展“教学评一致性”的教学研究,重点突破语文单篇阅读教学,阅读、作文教学短板,重点提升数学计算、审题、思维能力,英语听说读写能力,切实提升学科教学质量。扎实有效开展主题式的教研活动,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教研能力,全面提升我校教育教学水平。

一、加强教学常规管理,全面提升教学质量

1.严格规范办学。落实新课程方案,开齐课程,开足课时。全面落实教育部“双减”任务,有效推进“五项管理”。

2.凸显教学中心地位。校长室、学科分管领导、教研组长、备课组长定期检查、全面反馈教学情况,做好业务指导。改革备课要求,二次备课要根据学情,体现个人教学思考,要有实质性的内容。加强“七认真”工作的细致检查,通过师徒学习会、组内推磨学习诊断等方式,找出共性问题,提出解决方案,全组落实。对于每月的检查,针对问题教师或班级,教务处进行约谈,并一对一进行指导,跟进改进进度,提升教师专业度。对于检查中发现的好方法、好示范进行展示表扬,建立榜样个案,提升教师竞争意识。同时一、二、三年级重视基本常规的检查,四、五、六年级重视深入备课,深入研究课堂的检查。道德与法治、心理健康、综合实践、劳动等学科做好集体备课工作,教案人手一份。

3.优化教学管理细则。学校从课堂教学、作业管理、教研组建设、师徒结对、巡课制度等重点工作入手,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,优化管理过程,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、有规可依,切实提高学校的精细化管理水平。校长室、学科分管领导、级部主任下沉到各级部、各班级,深入日常管理、活动现场、课堂教学、教师办公室,站在一线,靠前管理。加强巡课工作,通过发现、指导、走动等方式,及时发现问题,对师生作出随机指导,切实解决问题。

4.优化作业设置。各学科作业设计要作为教研、集体备课的重要内容。全面落实“基础性作业+弹性作业”模式,增强作业的层次性和可选择性,让优生吃饱,让愿意学的学生多学。语文低年级落实每周学习单的研制,中高年级落实单元卷研制,数学落实“周周练”学习单研制,英语落实归类整理卷的研制,加强听力、书写方面的能力培养。

5.强抓习惯养成。结合每月的习惯养成要求,每月落实一个项目,在级部、班主任统筹下各学科强化培养学生的课前准备习惯、坐姿习惯、听讲习惯、朗读习惯、回答问题习惯、书写习惯、路队习惯和学科素养习惯意识。学校在巡课、专项展示活动,以及组织的新教师展示课、骨干教师示范课、汇报课、教研活动时检查教师对于学习习惯的落实情况,发现问题各级部会议时及时总结。

6.优化课后服务。本学期继续优化课后延时服务,充分挖掘这段时间教学资源。根据吴江区有关课后延时服务的要求开设延时服务,积极扩大覆盖面,以自然班为主体安排课后延时服务班级,由本班级任课老师进行管理。同时,全面提高课后延时服务质量:对学生作业辅导将提出更明确的要求,值班教师不做与学生辅导无关的事,力求课后服务人人过关,以提高回家作业的质量;查漏补缺,开展一定的拓展学习,为参加的学生提供更多的优质学习资源;开展一定的社团活动,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课后生活,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。

二、聚焦课堂教学研究,寻求强课提质方法

1.规范课堂教学行为。进一步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,坚决纠正课堂纪律涣散、课堂教学随意等失范行为,提高教师对课堂的敬畏感,教学执行力和课堂教学效益。

2.改革课堂教学模式。强调每节课10—15分钟的练习时间,把“讲”的课堂变为“学”的课堂,让学生有事可做,提高课堂教学效率。结合教研组“一人一课”“一课三磨”活动,通过一线课堂的面对面指导,改变教师教育教学观念,提倡课堂中要注重“做中学”,引导学生参与其中,经历发现问题、解决问题、建构知识、运用知识的过程,注重真实情境的创设,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、深度思考的能力、动手探究的能力,整体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。

让更多的教师走出去,参与各级各类的教育教学研讨活动,赛课展示课活动,锤炼自身教材的解读能力,凸显学科特点;重视教学目标的制定,实现一课一得,教学内容的聚焦;强调教学活动的充分展开,建构学生参与度高的真课堂。通过写学习心得,交流反思,学习分享等形式,让更多的老师学会思考。把更多的专家、集团内的骨干教师请进来,为学校各学科进行系统诊断,为教师进行一对一把脉,锻炼教师的自信力,找出自身问题,借他人的眼睛反思自己。

3.加强课堂教学研究。本学期结合“一课三磨”“一人一课”“新教师展示课、汇报课”“师徒结对同题异构”等活动各学科围绕“教学评一致性”进行主题化研究研讨互动。通过教师的教,学生的学,目标的达成度,学生的课堂专注力、参与性及当堂检测情况来评价课堂的质量。

4.以测促教,全科发展。一是落实当堂检测制度。要求每堂课通过自主练习、各科练习册、作业本、练习纸等方式检测课堂知识的掌握运用情况。二是进行月检测和单元过关检测。每次检测都要做好数据分析与评判工作,召开教学质量分析会,分析学科、教师、班级、学生之间的差距。三是继续做好音体美、科学实验、信息操作等考查学科的抽测工作,确保专课专上,全面发展。

5.抓学科素养,以赛促学。结合集团的教学质量提升安排及活动,扎实开展学科素养活动。语文学科每月组织一次书写、阅读、习作、口语表达(讲故事、演讲)、整本书阅读等竞赛,数学学科每月组织计算、解决问题、讲题等竞赛,英语学科组织单词闯关比赛、阅读理解、听力、书写等竞赛。开展优秀作业展评,包括寒假特色作业展,优秀笔记展、日记练笔等展评活动。各级部不定期对年级和班级两个层次进行奖励,促进优等生的发展和学困生的进步。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区学科各类竞赛,促进学生多元发展,为优秀学生搭建一个拓宽知识、开发智力、探究创新的平台。

6.培优补弱,分层教学。关注前30%学生和后30%学生的发展。一是针对基础差的学生低起点,严要求,从基础抓起,从学习行为习惯抓起,使学生学有所获,学有所进。针对前30%学生,为他们开小灶,让他们吃饱,还要吃好。二是各级部制订培优补弱计划,做到定培训时间,定培训地点,定培训教师,定培训内容,定培训目标,定培训措施。

7.主题活动,提升素养。本学期开设生生“悦”读项目课堂教学展示活动,阅读节结合年段特点,开展“悦”伴漂流——图书漂流活动,“悦”读“悦”有味——亲子共读活动,遇“荐”好书,收获喜悦——好书推荐活动,营造了良好的阅读环境。开设英语阅读节活动、科技节、艺术节以及二十四节气系列活动。

三、加强各教研组建设,提升教师总体素质

1.学习新课标,重构新课堂。强化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与领悟,深化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和掌握。各教研组集中学习讨论,详细解读并全面把握任教学科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,进一步加强对课程、教学、作业和考试评价等育人关键环节研究,形成新课程标准引领下的备、教、学、评一体化教学格局。准确把握新课标核心素养的实质,把新课标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落实到课堂中,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。

2.加强教研组、备课组建设。提高主题教研的针对性、系统性、可操作性和实效性。充分发挥教研组、备课组的团队力量,集众人之力使全体教师共同进步。各教研组充分利用每周教研活动时间,扎实开展教研活动,定地点、定时间、定内容(如读书论坛、外出学习汇报、听课、评课、观摩专家课例及讲座、集体备课、校本培训、质量分析、智慧分享、课题组活动等)、定研究主题、定发言人(教师轮流),要求每个教师都要敢说、爱说、会说,有活动计划、有活动记录、有活动新闻、照片,有活动原始资料积累,有效果,有教研组活动总结。语文、数学、英语学科的集体备课活动至少两周一次,其他学科每学期不少于4次。

学期初制定切实有效的学科教研组计划,按规定落实,结合校“一人一课”“一课三磨”“师徒结对”等活动,针对教师的薄弱能力,进行针对性的专项训练,让每个老师都卷入进来。针对教材解读能力、学情分析能力、教学活动设计能力、课堂教学管理能力、教育教学评价能力、作业批改与设计能力、课程整体实施能力等方面进行培训,以赛促练,有评有奖。

各学科教研组组织老师收集、研究题型。备课组长负责建立试题资料库,收集单元过关和专项目标测查以及综合性测查的相关试题资料,整理出易错题型,形成学科完整的试题资料库。

3.注重青年教师培养。落实青年教师成长营方案,建立青年教师培养长效机制。重点加强对40周岁以下青年教师进行精准培养,通过每月一课、教研活动指导、教师素养打卡等措施促进青年教师在课程理念、课程实施等方面提高授课水平,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。实施“青蓝工程”,发挥骨干教师的传、帮、带作用,加强师父听课评课,持续关注与指导的力度,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。

4.全力做好优质课训练。各学科加强指导,反复听评课,提前准备,通过活动开展形成全校课堂教学研究浓厚氛围,提高获奖率。

四、打造书香校园建设,提升学生阅读意识

借助集团重点项目建设的推力,继续推进生生“悦”读研究,旨在让吴绫的孩子多读书、读好书,体会阅读的快乐;让吴绫的老师能借助项目研究,在实践中转变课堂教学理念,最大限度促进学生更好发展。整改学校图书馆建设,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。

本学期借助课堂教学实践重点研究阅读的方法,阅读的评价,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,形成必备的阅读能力。引导老师、家长一同参与,打造书香校园、书香班级、书香家庭,引领学生“多读书、好读书、读好书、读整本书”,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,扩大阅读面,丰厚语言储备,全面提升学生素养。

 

凝心聚力抓质量,深耕教研共前行。只要心中有信仰,一手抓质量,一手抓教师和学生的素养提升,教学工作就能稳扎稳打地逐步推进,并能实现一定的突破。